国内 来源:中国新闻社微信公号 2022-12-13 08:11:40
2022年,
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5周年。
【资料图】
1937年,
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是人类历史上的黑暗一页,
写满了南京之殇、
中国之殇、世界之殇。
12.13
如何坚守可贵的和平?
第九个国家公祭日前夕,
他们在这里跨越时空,
缅怀历史,守望和平。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右一)、葛道荣(右二)、艾义英(右三)向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代表颁发“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证书。泱波摄
李真铭
“父亲(李高山)已过世,我代替他传承这段历史,不是让人记住仇恨,而是激励后人为世界和平出一份力。”
李高山(左)、李真铭(右)。(拼版照片)泱波摄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有过这样的一段对话。
一位侵华日军士兵的儿子,
前来代父谢罪。
南京保卫战老兵、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高山,
向他讲述了其目睹侵华日军屠城暴行、
两次从屠杀中死里逃生的经历。
随后,
这位日本老兵的后人问:
“如果我父亲能到这里来,
你对他持什么态度?”
思索片刻,
李高山之子李真铭回答:
“你父亲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受害者。
如果他来,
说明他现在是有正义感的人,
是愧疚于当年侵华暴行的,
我能原谅他。”
李真铭继承父亲遗志,成为一名传递和平之声的紫金草志愿者。 申冉摄
1937年12月,年仅13岁的李高山参加了南京保卫战。他所在的连被分配镇守挹江门城楼。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对挹江门形成包围。缴械被俘后,李高山和其他中国士兵被日军押至洋房内,遭到日军机枪扫射。因为个子矮小,李高山被前面的人挡住,侥幸躲过日军的屠杀。当时,他踩着尸体跑到了二楼,日军浇汽油放火焚烧遇难者遗体,烈火浓烟直冲楼上,他从阳台逃生。
其后,李高山一行六人躲到一栋楼房的楼顶被日本兵发现,六人被用绳子反绑,押至水池边集体杀戮。小个头的李高山站在最后,枪一响他就往回跑,躲到一户人家的床底侥幸生还。
2018年,
李真铭参加纪念馆紫金草志愿服务队,
为参观者、中小学生做志愿讲解。
在馆中,
他讲得最多的是“和平来之不易”。
父亲过世后,
李真铭深刻感受到,
作为讲述者的责任更重了。
阮定东
“我们这些幸存者为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作证,希望能够提醒人们,以史为鉴,珍惜和平。”
阮定东与儿子。 泱波摄
1937年12月日军进犯南京时,
阮定东的爷爷阮家田的住房,
被日本飞机炸毁,
全家六口人逃向江北老家。
爷爷抱着他走得慢,
没能和全家一道上船。
“逃到燕子矶江边时,
爷爷为了保护怀中的我,
被日本兵刺成重伤。
之后,
他被找来的家人抬回六合家中,
3天后就去世了,
年仅47岁。”
阮定东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前。泱波摄
这段过往,
成了老人一生的痛。
他也下定决心,
把爷爷的经历告诉更多的人。
他到纪念馆,
讲述了家族在1937年,
日军屠城时的遭遇。
孙子阮杰大学毕业后,
加入到纪念馆紫金草志愿服务队,
向国内外参观者讲述家族的经历。
多次到江边重走逃难之路,
派孙子出席和平集会……
已是耄耋之年的阮定东并未停下脚步,
他坚信:史实不容歪曲,
正义不会迟到,传承不会缺席。
夏天行
“今后,我们也会在海外以幸存者家属的身份,向外国朋友、华侨华人讲述这段历史,让更多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向世界传递和平之声。”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去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素明举行熄灯仪式,追思逝者。 泱波摄
今年8月15日,
首批13名,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
正式上岗。
夏天行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纪念馆志愿服务,
向海内外参观者,
讲述岳母王素明的经历。
王素明(左)、夏天行(右)。(拼版照片)泱波摄
王素明原本姓杨。1937年冬,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城时,王素明的父亲在南京尧化门一带教书,被日军以“破坏分子”的罪名抓走,不久被杀害。后来,母亲因无力养活儿女,将膝下四个孩子都送给别家领养。她被一户王姓人家收养,从此改名王素明。
虽然王素明的童年是一段黑暗的时光,但她一生热心公益事业。退休后,王素明在社区志愿服务了20多年。她曾是南京市秦淮区年纪最大的南京青奥会志愿者,被亲切地唤作“青柠奶奶”。2022年3月23日,老人离开人世,享年87岁。
王素明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家祭活动启动仪式。(资料照片)泱波摄
夏天行通过自学英语,
时常向外国友人提及这段历史。
“学好外语,
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南京大屠杀,
把这段历史真相说清楚、讲明白。”
常小梅
“作为幸存者的后代,我有义务传承这段家庭记忆,记录那场反人类的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耻辱和伤痛。作为中华儿女,我更有义务传承这段民族记忆……更希望唤起更多的人,不因时间久远而遗忘那段历史,牢记曾经的耻辱和苦难,担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
纪念馆入口处的群雕中,
有这样一组雕塑:
胸口被刺的母亲,
挣扎着给幼儿,
喂了最后一口奶后死去。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母亲的最后一口奶》雕塑作品前,常志强陷入回忆。 常小梅供图
这组雕塑,就是以常小梅父亲、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
一家的悲惨遭遇为原型。
常小梅介绍:“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我们家厄运降临。一个日本兵端着刺刀,一刀戳向我祖母的胸口,顿时鲜血如注。我父亲最小的弟弟被摔到了地上,哇哇大叫,日本兵拿起刺刀,对着他就是一刺刀,挑起来,抛出去几尺远。又无情地捅刺其他3个年幼的孩子。”
“当父亲把他的小弟弟抱到我祖母面前时,祖母挣扎着要给最小的孩子再吃口奶。此时,祖母已不能说话,渐渐地垂下了头。那年,父亲只有9岁。”常小梅说。
“每每看到那座雕像,
我都难以抑制心中悲痛。”
2019年,
常小梅将父亲的“微观史”,
整理成一本书,
目前已出版发行中英日3种文本。
常小梅(左)、常志强(右)。(拼版照片)常小梅供图
常小梅告诉中新网记者,
很多内容都是她在晚上整理的。
夜深人静时,
她读到这些口述时,
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流。
“经常写不下去,
心里的那种压抑和难受,
很难用文字来表述。”
马庭宝
“希望日本右翼能停止歪曲南京大屠杀史实;也希望后辈能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马庭宝和女儿马明兰。泱波摄
当父亲和舅舅等亲人,
被侵华日军扫射时,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马庭宝,
还是咿呀学语的2岁孩童。
当时,
马庭宝并不明白什么是战争,
不懂什么是亲人的逝去,
更不知道这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长大后,
马庭宝渐渐明白,
自己的命运,
与这段家事、
城殇、国难紧紧相连。
他用一生证明:
在历史面前,
每个人都不可置身事外。
已是四世同堂的马庭宝决定,
将南京大屠杀记忆传承的重任,
交到女儿马明兰、
马明虹的手中,
希望这段家族记忆,
一代代接力下去。
艾义英
“我希望,子子孙孙都要记住南京大屠杀给老百姓带来的苦难。但更重要的是告诉他们,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尽己所能为国家作贡献。”
1937年12月13日,
侵华日军在南京及周边地区,
开始长达6周的血腥暴行。
艾家虽贫苦但幸福的小日子,
戛然而止。
艾义英的父亲艾仁银、
两个叔叔艾仁炳和艾仁林、
两个堂哥艾义生和艾义荣,
以及姑爹父子俩都被日军抓走。
图片艾义英(右)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 泱波摄
“我记得当时我抱着爸爸的腿,说:‘爸爸你不能走,你走了我怎么办。’爸爸转回身说:‘乖,爸爸马上就回来。’这是爸爸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7位被抓的亲人中,
只有艾义英的堂哥,
艾义荣被救了回来,
其他6人均被日军杀害。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和儿子黄兴华。 泱波摄
战争的硝烟远去,
亲历者随着岁月的流逝,
不断凋零。
幸存者后代、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
正在成为传播真相的中坚力量。
这些年,
艾义英的儿子黄兴华,
一直陪伴母亲,
参加各种纪念活动、
证言集会。
“我经常到纪念馆来,
为参观学习的青年学生,
包括一些外地的游客,
介绍这段历史,
也把我母亲的惨痛经历,
讲给大家听。
我希望自己的微薄之力,
可以让更多人记住历史、
珍惜和平、
远离战争。”黄兴华说。
当年浩劫中幸存下来的孩童,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
时光催老了人们的容颜,
但不会改变历史真相,
不会消磨人们的勇气。
图片南京小学生撞响和平大钟。泱波摄
这段承载了家族伤痛、
民族之殇的世界记忆,
正代代传承,
正义之声、
和平之声历久弥坚。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