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高油价东风 “三桶油”去年合计净利润超3500亿元

国内 来源:澎湃新闻 2023-03-30 11:51:10

2022年,国际油价冲高回落、气价再创新高,全球大型油气公司们在异常动荡的油气市场获益颇丰。截至3月29日,三大国有石油公司旗舰上市企业的2022年财报均已出炉。据澎湃新闻统计,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去年合计净利润达到3573.8亿元,多项指标刷新历史新高。


【资料图】

由于上市公司资产和业务结构的差异,“三桶油”去年业绩出现分化,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创下史上最佳经营业绩,炼化业务占比更高的中国石化则出现同比近7%的净利润下滑。不过这是暂时的,随着今年国内成品油和化工产品需求复苏回暖,炼化板块的盈利水平将有所回升。

去年,国际大石油公司也纷纷创下近十年最强业绩。在油气业务高盈利的同时,“三桶油”的绿色低碳转型也已初显成效。

两大石油公司利润大涨,谁是赢家中的赢家

29日,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同日发布年报,两者的净利润大幅增长,均突破1400亿元大关。

其中,中国石油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24万亿元,同比增长23.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93.75亿元,大涨62.1%;自由现金流超1504亿元,同比增长88.4%。该公司称,去年主要生产指标稳定增长,各专业公司全面盈利,经营效益、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去年,中国石油的油气产量当量同样创下历史新高。其全年油气产量当量16.85亿桶,创史上最高水平,同比增长3.7%,其中原油产量9.06亿桶,同比增长2.1%;生产可销售天然气4.68万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5.8%。油气和新能源分部实现经营利润1657.48亿元,较2021年增加了972.96亿元。

中国海油实现了净利润同比翻番。去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4222亿元,同比增长71.6%,净利润为1417亿元,同比增长101.5%。自由现金流充裕,达1108亿元。

油气上产也是中国海油的重心所在,去年实现油气净产量624百万桶油当量,再创历史新高。

两者相比,中国石油的年度营收规模是中国海油的近7.7倍,而中国海油达到了中国石油94%的净利润。可见,作为纯上游勘探开发商的中国海油堪称油气大赢家中的盈利王。

年报显示,中国海油的桶油主要成本为30.39美元。而全年平均实现油价为96.59美元/桶,同比上升42.3%;平均实现天然气价为8.58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上升23.5%。

“三桶油”利润分化

中国石化去年营业收入近3.32万亿元,同比增长21%;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3.02亿元,同比下滑6.8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48.36%。各季度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石化的营业收入逐季增加,净利润却逐季减少,进入下半年后净利润回落更加明显。

从具体业务板块看,上游勘探开发是其盈利最关键的引擎。单看上游,报告期内其境内油气当量产量创历史新高,盈利创近十年最好水平。但业绩被下游炼油和化工板块拖了后腿。炼油事业部经营收益同比降低81.3%,受化工产品需求下降、原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化工毛利水平大幅下降,经营亏损141亿元,同比减利252亿元。

中国石化面临的成品油市场需求疲弱和化工毛利空间收窄,在中国石油的财报中也有所体现。

去年,中国石油的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部实现经营利润405.7亿元,同比下滑18.4%。从细分业务看,该板块的炼油业务实现经营利润411.68亿元,同比增长9.1%,主要由于炼油业务毛利增加;但化工业务经营亏损5.9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利126.08亿元,主要由于随着油价上涨,原材料成本增加。

澎湃新闻曾对“三桶油”上市公司去年上半年的业绩和业务结构进行比较: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去年中期业绩中,勘探开发业务板块对整体业绩增长的贡献最大,成品油销售和化工板块则“拖后腿”。这也正是去年中国海油相较于另外两家公司净利增长更迅猛的原因:有别于另外“两桶油”贯穿上游勘探开发、中游炼化、下游销售的一体化业务模式,中国海油是一家纯上游油气勘探开发商,盈利能力直接受益于油价上涨和产量增长,因此油价大涨对其盈利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

随着国内需求的恢复,炼化业务盈利有望改善。中国石化在年报中称,展望2023年,中国经济运行有望实现整体好转。预计境内天然气、成品油和化工产品需求将快速增长。综合考虑全球供需变化、地缘政治、库存水平等影响,预计国际油价在中高位震荡。

集体加速推进新能源业务

油气业务上的高盈利没有让“三桶油”放缓新能源投资步伐。相反,年报显示,三家公司的低碳业务进度明显加快。

中国石油称,去年新能源业务发展全面提速,累计建成风光发电装机规模超过140万千瓦,累计地热供暖面积达到2500万平方米,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达到800万吨标煤/年。

该公司称,2023年,在新能源业务上将全面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持续优化海上风电、CCS/CCUS、气电等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新能源基地建设,全力参与“沙戈荒”大基地和深远海风电大基地项目建设,加强绿电、地热、氢能等项目布局实施。

中国石化称,去年公司积极稳妥布局氢能、光伏、充换电业务,投运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示范项目,组建国内首家碳全产业链科技公司,能源低碳转型取得积极成效。

中国海油在年报中称,2022年公司重点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建设,首座离岸距离100公里以上、水深100米以上的“双百”漂浮式风电平台完成浮体总装。中国首个直接为油田生产设施、高渗透率直接供电的分散式风电项目蓬莱分散式风电项目正式启动。中国海油首个大型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海南CZ7海上风电示范项目获得核准。此外,成功获取上海金山3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公司首个陆上集中式光伏项目甘南合作市“牧光互补”项目顺利开工。此外,稳步开展CCS/CCUS,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装置在恩平15-1生产平台完成安装。

国家能源局3月22日公布《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下称行动方案),石油公司的低碳转型及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大举布局获政策力挺。

具体举措上,对石油公司而言,行动方案释放的实质性利好颇多。在陆上,行动方案提出,充分利用陆上油气田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禀赋较好、建设条件优越、具备持续规模化开发条件的优势,着力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该方案明确,考虑到海上油气田开发和后续滚动上产涉及航空、运输、管道建设规划布局,周边区域新能源建设优先由油气开发企业统筹推进实施,逐步实现海上风电与海洋油气产业融合发展。

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国内三大石油公司近三年内新成立的合资或全资新能源企业及研发机构多达近40家。在新能源项目的市场化招标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三桶油”作为业主方的身影。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上一篇:

下一篇:

资讯播报